足迹
三线情怀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章 背运1制作象棋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诗云:
    自小倒霉心不满,糊里糊涂运难圆。
    串音跑调仍然唱,顺拐低肩照旧缠。
    业业兢兢愚事做,游思妄想万方闲。
    谁言神鬼无踪迹,转世无为命不安。
    此诗说的是一位三线人,随家而来,他来三线胡时间晚于李风顺。
    他头脑不太灵光,可做事却有着一股常人难及的执着劲儿。
    他这一生颇为坎坷,霉运似乎总与他如影随形。
    工作上,他勤勤恳恳,却总是错过晋升机会;生活里,也是波折不断。
    到了中年,看着身边一些人离开三线后日子越过越好,他也动了离开的念头。
    然而,每当要做决定的时候,他就开始瞻前顾后。
    如今,他已然退休,三线的那段岁月成了他回忆中最深刻的部分。
    闲暇时,他总爱找作者聊起三线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    寒冬的气息愈浓烈,冷风如刀刃般割着肌肤。
    午饭后,大家各寻消遣。
    有人怕在睡梦中被冻出病,有人担心登山时被北风刮倒。
    于是,男同志们有的聚在一起打扑克,有的沉浸在象棋、军棋的厮杀中,还有人索性在地上画个棋盘,捡来石头当作棋子,玩起了五子棋。
    女同志们则多守在暖烘烘的炉子旁,一边织着毛衣,一边唠着家常,车间和科室里,处处都是大家以各自方式打时间的场景。
    彭大军与贾飞龙也在这消遣的人群之中,两人正全神贯注地在楚河汉界两边调兵遣将,车马炮、兵士卒在他们的指挥下你来我往。
    旁边,几位干部驻足观看,时而兴致勃勃地支招,时而又为一步臭棋惋惜叹气。
    宋东方和袁国岭吃完饭路过,有时也会停下来瞧上一会儿,不过他们向来只作壁上观,从不亲自下场。
    彭大军的棋艺堪称一绝,一般人很难在他手下讨到便宜,毕竟他的棋艺是当年给长当警卫时,跟着热爱象棋的长一点点学来的,随着职务的提升,他的棋艺也日益精湛。
    带饭的车间职工和机关干部里,想在午休时找点乐子的人不在少数,可娱乐用品严重不足,大大影响了大家的兴致。
    管设备的顾同志,曾经是个车工,心灵手巧。
    为了解决娱乐难题,他跑到山上,寻觅那些笔直且质地坚硬、直径大概7到8厘米粗的桃木,砍下几根后,剥去外皮,拿到锻造加热炉边烘烤数天。
    待桃木不再干裂,便拿到车工处,借用机床,将木棍夹在上面,车出一个个象棋模子。
    之后,他又找人帮忙,用毛笔写上“象”“炮”“马”等字样,再用刻名章的刻刀精心雕琢,刻出了一副象棋。
    众人看后,纷纷称赞。
    顾同志开了头,其他同志也纷纷效仿。
    然而,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,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,多数人做出来的象棋并不美观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owx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